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19-08-23
點擊:16537
一、液晶材料行業發展概述
液晶材料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既有液體的流動性又有晶體的各向異性的一類有機化合物。液晶材料作為液晶平板顯示行業重要的基礎材料,是生產液晶顯示器(LCD)的關鍵性光電專用材料之一,其產品優劣直接影響著液晶顯示整機的性能:包括響應時間、視角、亮度、分辨率、使用溫度等關鍵指標。
從產業鏈來看,LCD產業可以分為上游基礎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以及下游終端產品三個部分。其中,上游基礎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驅動IC、背光模組;中游面板制造包括:列陣(Array)、成盒(Cell)、模組(Module);下游終端產品包括:電視、筆記本、智能手機、車載顯示和其他消費類電子。
圖表:液晶顯示材料產業鏈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液晶顯示材料的制造過程匯集了復雜的化學合成、純化和混配工藝技術、物性檢測分析,反應了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屬性。雖然液晶材料成本雖僅占液晶面板成本的3%-4%,但其品質穩定性直接關系到下游面板企業產品的綜合性能,因此液晶材料對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電穩定性、光穩定性、電壓保持率、粘度、電阻率等指標要求很高,行業技術壁壘較高。
二、液晶材料行業市場規模
近年來,全球液晶面板產能逐漸由日韓及中國臺灣地區轉向中國大陸,相應混合液晶需求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18年我國混合液晶國產化率達33%,混合液晶需求量達320噸。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二、液晶材料行業競爭格局
與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液晶材料產業起步較晚,在TFT混晶領域具有較大的差距。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主要靠引進國外TFT混晶,尤其是中高端市場,導致國內液晶材料企業技術基礎較為薄弱;發達國家的液晶材料產業起步較早,技術較為先進和成熟,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相當大的技術優勢。
目前,全球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核心技術和專利主要被德國Merck及日本JNC、DIC等三家企業壟斷,其中Merck公司在高性能TFT液晶材料市場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國內液晶材料企業主要分為兩類,其中公司、江蘇和成顯示、石家莊誠志永華能夠自主生產混合液晶材料并實現規模化供貨,下游客戶以液晶面板廠為主;而以永太科技、萬潤股份、瑞聯新材為代表的企業則主要以生產銷售液晶單體為主,供貨對象主要是Merck、DIC等海外液晶材料巨頭。作為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高性能液晶材料一直依賴進口,國產率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特別是在快速響應、高可靠性和高穿透性液晶材料這類高端產品上,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專利布局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明顯差距。伴隨國內液晶面板產能全球占比持續提升,未來國內液晶材料企業市場占有率有望取得進一步突破。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1、國家產業政策持續支持行業發展
2、LCD面板產能轉移催生液晶材料需求增長
3、液晶顯示材料更新換代速度快
備注:本文截取賽瑞研究獨家策劃深度報告《顯示材料市場發展研究研報》,如果您對顯示材料行業深度報告感興趣,歡迎您咨詢向先生13640959313(同微信)。
完整版目錄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