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24-05-28
點擊:5424
近期,深藍航天成功完成B輪、B1輪融資,獲得數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注入,為可回收火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深藍航天本輪融資由方正和生、濟鋼東泰基金等在航天和硬科技領域均有豐富的機構共同投資,將賦能深藍航天回收復用火箭技術研發加速與應用領域拓展。本輪資金將用于回收復用技術的開發、2024年首發星云-1回收復用火箭的生產,以及團隊建設和人才引進。
自成立以來,深藍航天一直致力于回收復用火箭技術的研發與創新,變革傳統火箭發射價格高昂、發射頻次受限的局面。深藍航天堅信,火箭回收復用技術的突破,不僅會大幅降低發射成本、還將大幅提高發射頻次,推動中國商業航天達到新高度。
星云-1型火箭,是一款自主創新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的液體可回收運載火箭,一子級能回收重復使用,首型試驗火箭預計于2024年首飛。首飛火箭為2級構型,直徑3.35米,近地軌道運力約為2噸,配備10臺雷霆-R液氧煤油發動機,可根據任務載荷大小選用直徑3.35m/2.25m 兩款整流罩,一子級具備回收復用及快速維護、再次發射的能力,可以響應低成本、高可靠、高頻次的發射需求。后續的商業化型號會在首飛型基礎上改進并提升運載能力至不低于6噸。
未來深藍航天將:加大回收復用火箭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動“星云”系列火箭的研制和發射、回收、重復使用;擴大基礎設施投入、提升制造和測試能力,達到到每年20發以上回收復用火箭的交付水平。商業航天產業作為大國重器,目前國家政策、各界力量、社會資本都給予了更強動力,必將助力中國航天強國夢早日實現!
方正和生董事總經理潘峰:當前我國運載火箭運力不足、成本高昂已成為制約我國商業航天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能夠顯著降低發射成本的火箭回收技術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深藍航天專注于可回收火箭,在火箭回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我們看好公司選擇的技術路線,隨著可回收技術的突破,未來發展可期。
濟鋼東泰董事總經理王樹坪:空天信息產業已經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尤其是低軌互聯網被納入新型基礎建設范疇,商業航天產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對深藍航天的投資是濟鋼東泰空天產業基金在商業航天行業的又一項重大布局,我們認為深藍航天團隊對可回收技術路線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心,以及研發、試驗工作的有序進展,確保其能夠真正成為一家優秀頭部火箭公司,當前各大星座組網加速,火箭運力需求爆發,深藍航天也將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準確性等負責,尤其不對文中產品有關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擔保。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提醒讀者,文章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