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24-08-16
點擊:4840

內容來源: 大東時代工業數智
電子行業出現明顯市場回暖跡象。PCB是電子行業需求變化的風向標。近日,多家PCB上市公司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稱實現增長。比如,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PCB(印制電路板)板塊(按申萬行業分類)已有超過16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12家預計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家同比扭虧為盈,1家同比虧損收窄。以上公司多數表示,報告期內業績“預喜”的原因,與“訂單同比增長”“AI加速引進”“服務器迭代升級”“高端產品導入”等因素有關。
電子行業的“寒冬”能否就此結束還不得而知,但大東時代智庫(TD)近期在走訪多家電子制造企業時,有企業表示,這幾年,大環境變化導致同行競爭更加激烈,業內企業為對抗“寒冬”,傾向于借助數字化修煉“內功”,通過產品創新和管理變革,特別是數字化建設,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企業對于工業軟件的期望變得更高,應用也更加廣泛和深入。
為了真實展現電子行業當前的工業軟件應用情況,作為數字化領域的深耕者,大東時代智庫(TD)選擇以電子行業非常關鍵的工業軟件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執行系統)為切入口,對國內18家主要電子企業的MES使用情況進行了深度調研,分析MES在電子行業應用中的呈現出來的亮點和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并依此與深圳市深科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編撰出《2024年電子行業MES應用白皮書》。
作者通過與MES的直接使用者--國內18家主要電子企業的坦誠溝通,最終多角度、多層次地勾勒出了電子行業MES應用情況的真實全貌。
在《2024年電子行業MES應用白皮書》中,讀者不僅能了解到MES在電子行業的一些基本應用情況,比如電子企業導入MES的主要驅動力是什么、導入年份、MES選型的原則、MES對電子企業的真實作用、在MES使用中有什痛點、MES最終被淘汰的原因等,還能了解目前電子企業最關心的MES相關話題是什么,大家對MES還有什么期待和預測等。相信看完這本白皮書,讀者會對電子行業的MES應用情況形成一個深刻、立體的印象。
白皮書中,作者以2000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3年為節點,對電子行業對MES的需求階段進行了明確的劃分。而在目前所處的階段,電子企業經營更求穩妥,上線MES考慮因素更多;另一方面,大環境變化導致同行競爭更為激烈,企業對ME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ES的發展進入非常關鍵的轉折時期。
因此 ,目前電子企業對MES的要求已經遠高于以前,讀者從我們白皮書設定的“電子企業應該如何進行MES選型”等重要話題的調研結果中就可以窺見一斑(見下圖,非全圖):72%的電子企業MES負責人認為首先應該看MES廠商是否有足夠多的相似電子企業的實施案例,且最好可以去案例現場考察;其次,44%的負責人在意項目實施人員的項目管理能力、行業經驗、技術能力,包括能否很好地理解和實現需求,配合程度、溝通能力、與第三方設備和軟件集成的能力等;第三,33%的MES負責人在意MES本身是否跟企業適配度夠高,MES功能模塊是否足夠成熟、應用深度是否足夠深入等。此外,被調研企業還提及了底層架構、MES廠家綜合實力、報價高低、是否方便二次開發等眾多因素。
電子企業在MES應用精進這件事情上的努力,不只是表現在非常注重對MES廠家的挑選上面,但另一方面,電子企業自己進行較高比例二次開發的現象已經蔚然成風(如下圖)。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上線MES過程中或上線MES之后,有39%的企業對MES進行了高比例的二次開發,也就是開發全新的功能模塊或對已有功能模塊做較多、較深度開發與修改,或將MES與AI等新技術結合使用等;11%的企業對MES進行了中等比例的二次開發,即有對功能模塊進行開發但開發量適中。
有被調研企業MES負責人表示,自己接觸過的大部分企業都是買一個標準版的MES,實施之后企業IT開發人員自己再做二次開發。被調研企業認為,除了基本的開發語言、開發框架的先進性,好用的二開平臺同樣需要有預建的開發模板、設計器等開發工具,要能夠提供豐富的、標準化的行業應用套件,以便實現敏捷、高效的二次開發。因此,如何幫助開發人員更輕松、更高效地完成高質量的開發,是MES廠家需要重點攻克的問題之一,也將是MES廠家未來的競爭點之一。
數據來源:大東時代智庫(TD)調研
白皮書內容較多,不便在這里全部展示。如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獲取完整白皮書,歡迎咨詢。
封面來源于圖蟲創意
《2024年電子行業MES應用白皮書》目錄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目錄)
想要了解更多,歡迎聯系我們。
[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準確性等負責,尤其不對文中產品有關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擔保。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提醒讀者,文章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