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24-10-15
點擊:5925
近期,東睦新材料集團(以下簡稱“東睦股份”)因亮眼的半年報,又一次成為市場矚目焦點。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東睦股份營收23.53億元,同比增長33.5%;歸母凈利潤達1.9億,同比增長431.53%,單季扣非凈利潤首次破億。
很難想象這是一所有著六十六年歷史的傳統“老字號”民營企業。六十六年后,它仍然煥發著新的生機和動能,主營業務強勁增長。
東睦股份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國營企業——寧波粉末冶金廠。1995年,東睦完成企業改制,2000年國有股份全部退出。2004年,東睦股份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轉身成為一家上市民營企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
東睦股份現任董事長朱志榮見證和參與了這些重要的歷史時刻。1986年,朱志榮到公司任職,期間主導和參與了公司的重要業務規劃,其對產業需求敏銳的洞察以及果斷的決策,讓東睦及時抓住了時代機遇,發展版圖不斷開拓,并在優勢的粉末冶金領域實現從追趕到領先的跨越。
“有時候技術到位了,時代會推著你往前走。”朱志榮這樣總結東睦股份每一次的跨越式發展。現年59歲的朱志榮談起企業發展神采奕奕,他強調,只有不斷創新技術,才能跟上產業發展,與時代脈搏共振,成為勇立潮頭的領先者。
從引進高端到成為高端,東睦股份技術內核持續升級
從引進、跟隨,到創新引領,東睦股份是如何做到的?
東睦股份的發展起源要追溯到1958年的寧波粉末冶金廠。但在80年代之前,它的發展都沒什么起色。到80年代,國家鼓勵企業從國外引進產業鏈,東睦抓住這一窗口,積極走出去。
“我們努力爭取到了作為基礎件制造企業的技術引進名額。”朱志榮介紹,東睦當時一邊發動技術骨干前往日本學習,一邊購入昂貴的新裝備,研發新產品,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朱志榮回憶,當時的投入金額甚至超過銷售額,直到1986年,企業仍處于虧損邊緣。
巨大的資金流水般嘩嘩投向研發和裝備引進,短期內又看不到產出收入,管理層所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朱志榮堅信這條方向是正確的。他向新材料在線?介紹,在80年代,家電是國內老百姓向往的產品,需求強烈。日本在這一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和產品。東睦股份引進日本的設備和技術,開始了自主研發之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睦運用壓制成形技術開發的冰箱壓縮機粉末冶金產品,已經占據了國內95%的市場份額。
隨后東睦又將產品拓展到了摩托車、空調領域,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到本世紀,東睦又進一步扎根汽車領域,為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提供關鍵零部件。
此時的東睦已經不僅做國內市場,而是開始向外走出去,做國產出口,并且重點選擇高端客戶。
“和全世界最高端的客戶合作,不僅僅是買賣關系,更多是技術交流。”59歲的朱志榮強調開放合作的重要性,他說道,只有與最好的客戶合作,才能看到并且應用到最新的技術,這對企業的自主創新意義重大。
他介紹,在汽車領域,東睦85%的客戶是全球500強企業或者全球行業前三的企業。“我們是特斯拉最早一批供應商。”朱志榮說。
問題的關鍵是,東睦股份憑借什么贏得高端客戶的青睞與信任呢?
朱志榮給出的答案是:心態開放,敢于投資。這最先贏得了美國企業的信任,在合作中,東睦積極投入研發,和客戶共同打磨技術,實現自身能力全面升級。此后東睦又逐步開拓了歐洲企業和日本企業。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東睦快速發展壯大。在這樣的國際合作中,東睦不僅看見了最新的技術,更參與到了最新技術的研發。在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過程中,東睦成為國內粉末冶金行業領先者。
如今,粉末壓制成形P&S業務已經成為東睦股份的核心業務之一,營收占比接近一半。而P&S技術平臺的產品大多應用于國內外汽車行業中高端用戶,2024年上半年,東睦這一業務中的汽車零件銷售收入已占75%以上,達到8.41億,并實現同比28.42%的增長。
圖1汽車變速箱零件(P&S)
洞察趨勢果斷出手,成功開辟新增長曲線
讓朱志榮感到頗為自豪的一點是,東睦股份幾乎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
“91年到現在,公司一直在向上走,雖然增長快慢有變化,但沒虧損過。”朱志榮這樣總結道。數十年來,在經濟周期、產業周期的一輪輪波動下,公司經營始終穩步向前,這份韌性的背后,是東睦經營理念的極致體現。
朱志榮向新材料在線?介紹,東睦股份的發展思路非常明確,一定要在一個領域站穩腳跟后,再去開拓另一個領域,力求穩扎穩打。
與此同時,面對新產業趨勢,東睦并不會盲目布局,而是善于等待產業、技術成熟時機,再果斷出手。
2020年1月,東睦股份陡然收購上海富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局金屬注射成形MIM技術,正式進軍消費電子領域。業內對此感到非常突然。朱志榮向新材料在線?回憶,這項決策并不突然,“我從2003年就關注MIM這個行業了,中間幾次要去布局,但一直沒動。”
原因很簡單,那時產業的供應鏈還沒起來。到2017年,產業鏈有較大發展,但朱志榮考察后發現這個行業仍然是勞動力密集行業,用工量太大,也沒有動作。
直到2019年,國內企業遭遇制裁,東睦股份深受震動,國際形勢日益嚴峻,這也意味著東睦股份原有的P&S業務面臨巨大風險,“我們必須要盡快找到第二增長曲線,不然企業增長就會受阻”。
朱志榮及東睦已經對MIM行業有了數年觀察與了解,MIM技術與東睦原有的P&S技術有很多相通之處,客戶之間也能互補。在考察完上海富馳的技術實力后,朱志榮果斷出手收購,快速布局。
如今,隨著折疊屏手機市場加速滲透,產業對鉸鏈的技術突破有強烈需求,東睦的MIM業務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自2023年Q3消費電子行業持續回暖之后,東睦的MIM業務也迎來了強勁的增長勢頭,2024年上半年MIM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01.11%。
不僅如此,自2023年蘋果首次將鈦合金應用于高端智能手機領域后,國內頭部手機廠商也正在逐步應用鈦合金材料。這為MIM的技術運用提供了另一廣闊的增長賽道。
圖2折疊屏手機鉸鏈零件(MIM)
朱志榮對產業發展有著敏銳的洞察能力。東睦股份既有業務P&S最早聚焦的是傳統燃油車領域,但2010年,朱志榮察覺到新能源行業發展勢頭,果斷著手研究軟磁復合材料SMC技術。該技術廣泛應用于光伏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
朱志榮先是帶領東睦于2014年收購了浙江科達磁電有限公司,又在2016年籌建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專門研究磁性材料。“隔行如隔山,我們首先要搞懂這個行業。”朱志榮說道。
隨著科研深入,東睦對收購來的科達進行整頓和擴建,形成SMC技術平臺,并在該領域逐漸站穩腳跟。2024年Q2東睦股份的SMC主營業務收入實現2.76億,創下歷史新高。
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避免“卡脖子”問題
東睦股份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但朱志榮的危機感卻越來越強。
“我們作為零部件廠商,非常受制于上游原材料波動的影響。”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朱志榮的擔憂與日俱增。
他介紹,東睦股份三大新材料技術平臺開發的零部件產品大多提供給主機廠,作為核心部件使用。材料作為零部件的核心,關系到產品性能、壽命等。因此剛開始,東睦所使用的原材料95%來自進口。
但在潛心鉆研核心零部件生產工藝的同時,東睦股份已經開始著手布局上游原材料。隨著業務逐漸站穩腳跟,以及國內鐵粉、銅粉、鎳粉等基礎材料成熟,東睦股份開始成立研究所,嘗試研究合金材料配方。
自研材料配方,在朱志榮看來一方面可以避免被“卡脖子”,另外也可以更加高效生產,“如果材料與制品中間脫節的話,往往造成效率比較低,現在我們自己做了以后,效率就明顯提升了”。
這里還隱藏著東睦股份更大的野心,從材料配方上實現創新突破,以技術創新創造市場需求。
“以前是市場需求推動著我的技術發展,現在我們要用技術創新來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朱志榮躊躇滿志地說,以前國內企業一直是跟隨者,接下來需要國內企業更加積極地創新求變,更多引領行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領域就是一個經典案例。中國已經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最完整的產業鏈,核心技術已經做到全球領先。
面向未來產業,攻克新一輪技術難點
朱志榮又瞄準了新的產業趨勢,電機制造技術和高強度齒輪制造技術。
“如果能用粉末冶金技術實現電機制造和高強度齒輪制造的技術突破,對全球來說,都將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突破。”朱志榮說道。
他向新材料在線?介紹,新能源汽車行業及機器人行業的高速發展,對電機有新一輪的需求。另外高強度齒輪原先的制造技術不僅非常麻煩,且碳排放量非常高,也不符合全球減碳趨勢。相反,用粉末冶金技術來替代,將有巨大優勢。
但突破難度也非常大。朱志榮介紹,太大的齒輪不適合用粉末冶金技術制造,它需要特別大的壓制,投資成本非常高。另外普通的粉末冶金技術制造的強度還達不到要求。
“我們現在在用特殊的處理讓它的強度達到,但目前僅能做中小齒輪。”朱志榮坦言,東睦目前正在投入這兩項的研發。同時其生產的電機已經小規模應用在機器人上了。
朱志榮已經感受到了緊迫感,機器人迭代非常快,需要新技術能快速響應。東睦股份正在加大研發投入。2024年上半年,東睦的研發支出為1.62億元,同比增長25.6%。他介紹,東睦目前的研發投入已經占到銷售收入的8%左右。
圖3東睦股份生產的電機減速器軟磁定子、減速器粉末冶金齒輪、關節(電機+減速器)
財務出身的朱志榮,在經營東睦時卻將技術創新放在第一位,堅定不移推動技術革新。
東睦股份想繼續成為新一輪產業趨勢的引領者,技術創新是決勝的關鍵。東睦股份在2024年半年報上,已經勾勒出了接下來的技術布局方向:緊隨大客戶上市節奏,配備5條折疊機鉸鏈模組生產線;戰略性布局鈦合金MIM粉末原材料;完成1000平方米的軸向磁通電機生產車間建設;順應AI算力建設發展趨勢,推進金屬軟磁新型一體化電感技術研發。
這所六十六年的“老字號“企業,在不久的未來還將掀起怎樣的產業變革?值得拭目以待。



中國新材料500強即將重磅發布,敬請關注“新材料在線?”官方公眾號和“有材”APP查看榜單,各大應用商店搜索“有材”安裝官方APP。
[聲明]本文版權歸本網站所有,轉載請聯系本網客服微信號:suxueer0823。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擔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內容僅讀者學習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本網尊重知識產權,因整理資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開第三方的數據、圖片等內容,其所屬的知識產權歸屬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內容均在文中標注了原文出處、原作者。若版權所有者認為本文涉嫌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方(聯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時處理。
本網力求數據嚴謹準確,但因受時間及人力限制,文中內容難免有所紕漏。如有重大失誤失實,敬請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